簡易按穴療法──背痛、膏肓痛
個性急,做事用蠻力,用力過度的使用肩膀背部的肌肉,或背起重物,超出肩部負荷的重量;或長期姿勢不正確,或老人筋骨退化背脊側彎、後彎,還有類風濕關節炎的人,以及心臟不好的人,都容易引起背痛、膏肓痛。
若是風寒濕氣入侵頸背的太陽經絡,入睡後,背部就容易酸痛,入夜後更痛,活動活動後症狀就減輕。遊走性的疼痛,在陰天雨天特別難受,甚至影響頸部和上肢的活動。 輕微的背痛,可以手拿毛巾,做上下舉的動作,運動肩關節,拍打肩部,用背部去撞牆壁,或用手指壓按摩胸前的鎖骨,往兩旁按去,或按頭、頸至肩的肌肉,縮下巴,伸後頸。上頭松,背部就會松,前面胸松,後面背就松。
也可以試著自製貼膏,作法是:生薑磨成泥,加豆腐、麵粉、酒攪拌,放布上,敷於患處,幹了再換新的。以下是這次要介紹的穴道:
中渚穴:手俯掌握拳,在無名指和小指掌骨小頭後的凹陷中。一勞累背就痛。按中渚穴,上背痛到胸挺不起來,加按人中穴。胸悶的膏肓痛,加按內關穴。
後溪穴:位於手小指外側,仰掌握拳,拳尖起骨橫紋尖端的骨邊凹陷處,後溪穴可以疏道背部督脈的氣,背痛,膏肓痛按同側的後溪穴。或用兩手握拳,對敲小指側,按著後溪穴,再聳聳肩,或作上下旋轉的肩部運動。
肩井穴:位於脊椎和肩頭的中央,肩部肌肉高起的凹陷處。或用(左)手食、中、無三指併攏,食指貼(右)對側頸部,中指按下有個凹,壓下去特 別酸就對了。是古時候武術家的點穴要穴,點下去會使人半身麻痹,很厲害的。輕按,可以疏通背部、頸部、頭部的經絡,也是預防中風的良穴。
|
|
|
franc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