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otobucket












【何處青山】

趙州禪師性喜山水,曾遊遍名山大川。
有一天,他發願前往山西五台山清涼寺去。
五台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,是大智文殊菩薩的道場,經常有其化身顯現,有時在雲中出現金毛獅子,感應甚多。

有位禪僧年紀不大,非常聰慧,文采不凡。
他知道趙州禪師有意朝禮五台山,便給趙州禪師寫了一首偈子:何處青山不道場,何須策杖禮清涼;雲中縱有金毛現,正眼觀時非吉祥。

首先要說明一下,這裡所說的「正眼」,是佛家專有的名詞,通俗的說法,是指已「成道」的人,不同於人的「肉眼」,或者說是「慧眼」。

趙州反問道:「甚麼是正眼?」

那個禪僧答不上來了,悻悻而退。

這則公案表明,那個禪僧本想諷諭趙州有了空間和形象的觀念。
但不想自己先有了一個「青山」、一個「道場」及「金毛」和「正眼」的觀念,已先著「相」了。
所以當趙州反問甚麼是「正眼」時,這位自作聰明的禪僧立刻傻了,不知如何應對了。
而趙州禪師當時就明白了這位禪僧囿於知見,祇是玩弄文字遊戲罷了,並不是個開悟的人。
趙州禪師一反問,雷霆萬鈞之勢,使對方有所醒悟,知道趙州禪師的不凡。




【牛與羅漢】

趙州禪師經常外出雲遊,隨緣度化"有情"(指不同階層的人物)。
一天他來到浙工天台山,在途中遇見貌似瘋癲的高僧寒山大師。
寒山指著牛跡問道:「你認得牛嗎?」

趙州回答說:「不認得。」

寒山指著牛跡說:「這是五百羅漢遊山!」

趙州一聞此言,反問道:「既是羅漢,為甚麼卻作了牛?」

這一問,寒山並未正面回答,祇是連呼:「蒼天!蒼天!」

這時趙州禪師未再追問為甚麼,而是哈哈大笑。

寒山反而問道:「你笑甚麼呢?」

趙州禪師也用「蒼天!蒼天!」作了對方的回應。

兩人的一問一答,卻有了「靈犀一點通」的禪味。
這則公案,在平常人看來,似乎牛頭不對馬嘴,不知所云。
這種風馬牛不相及的禪話,果真有其禪意嗎?
若懂得了「禪」是甚麼?就能豁然貫通了。
在這裡,寒山以牛比羅漢,是說明:
「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」,具超越凡聖的思想。
蒼天是指「空」而言,意指「牛」與「羅漢」空無體性自無「凡」、「聖」之差別,寒山以「蒼天」答趙州,趙州以「蒼天」答寒山,兩人的禪境相通,無須言說了。

文章引用自:趙州禪師 - 禪境



引自:青鳥的天空

 

 

 

 


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ranc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