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想對古城拉薩的歷史尋根究底,離不開那香火繚繞的大昭寺。
座落在拉薩市中心的大昭寺,宏大瑰麗,
被虔誠的佛教徒比作“麥加卡巴”的寺廟,
全是土木架構.主殿三層,殿頂覆蓋著獨具一格的西藏金頂。
金頂輝煌的大昭寺與布達拉宮遙遙相對
大昭寺裡的釋迦牟尼像,至尊至聖,金銀珠寶把佛像裝點得典麗莊嚴。
長明燈一年三百六十天長明不熄,更增添了肅穆的氣氛。
虔誠的信徒千裡迢迢,磕著等身長頭來到拉薩,
在聖尊佛像前,為先人,為後輩,為自己禱告,求今生長壽無恙,
求來世不墮地獄。(大昭寺不允許拍照,這是雍布拉康的釋迦牟尼像)
寺內還有各種生動微妙的壁畫,風格特異的雕塑;
廊殿、額枋、梁架、門框之上,雕花漆彩,絢麗多姿。
殊不知,這座雄偉瑰麗,莊嚴絢麗的古建築,
卻原來建在一個湖泊─’臥措”之上。
才高德重,天資聰穎的文成公主觀天象,察地形,
為預防凶兆劇變,建議填湖建寺以鎮妖。
又據五行相承相克之理,建議用白羊背土填湖。
於是千只白羊浩浩蕩蕩馱土建寺。為紀念白羊功績,寺廟被稱為“惹剎”
(藏語“山羊”叫“惹”,“土”稱為“剎”)。數百年後改稱為大昭寺。
大昭寺建成,各地善男信女紛紛跋山涉水前來朝拜,繞寺四周逐漸出現了旅舍,
供朝拜之人借宿.慢慢地,也修建了一些定居的住房.這樣,
以大昭寺為中心的八角街,便成了舊城的雛形,
名聞中外的高原古城,至此初步形成。
八角街是藏語“bar─skor”的四川語音譯,
這是一條封閉的環行路,環繞捧托著大昭寺。
在八角街上,六字真言與討價還價聲混在一起,
柏枝的香火味與外國香水味混在一起,
古老的民歌與現代流行歌曲唱在一起……
佛教與塵世,寧靜與喧嘩,虛無與真實,靈與肉,天與地……
這一切形成了拉薩獨特的魅力,拉薩成了人們心中的神祕之地,
神聖之地,幸福之地。
八角街上的人流圍繞大昭寺順時針轉著,如同無數星星圍繞太陽轉一樣。
假如你要逆流而行,必須花成倍的氣力和時間,
尤其是在傍晚轉經高潮之際,想逆流而行不僅難上加難。
還會遭到白眼甚至譴責,人們會在江河中為一個磕長頭的百姓讓出一塊地,
卻不會為您─哪怕您是位顯要的長官,躲讓分毫。
八角街是一條宗教的江,也是一條生活的河。
藏族同胞大多是虔誠的信徒,同時也是最熱愛生活的人。
八角街比世界上任何街都富有內涵。
它有精神上的意義,也有物質上的價值。它有悠遠的歷史,也有現代色彩。
東方西方,內地外國,以及那永難磨蝕的藏民族風格,全都匯集其間。
八角街頭乞丐和請求布施的喇嘛不少,他們在這裡都能如願以償。
有的職業磕頭喇嘛每天用自己的身體把八角街丈量,
他們是在佛陀面前,替所有輪迴中的罪人贖罪,他們受到人們的尊重,
得到的布施也多。佛主釋迦牟尼圓寂紀念日,藏曆四月十五日,
是喇嘛和乞丐的良晨吉日,這天,人們除了吃齋飯,
還要發放大量的布施,布施給寺院和街上成百上千的乞丐。
有關八角街夜晚和黎明的故事,除了本地藏民,很少有外人知道。
溫暖而寧靜的房屋內,人們正在甜蜜的夢鄉裡遊蕩。
忽然傳來了機動車沈悶悲哀的轟鳴。
車上安放著死者的尸體,緩緩繞八角街而行。
隨車的死者的親友們,手持香火,口誦六字真言,
最後來到大昭寺正門默默祈禱,祈求神靈把死者的靈魂引入天堂。
死者從這裡去天葬台,再也見不到新的太陽。
少眠的老人們驚醒了,再也不能安睡,
一股強大而又無形的力量撞擊著他們的心靈。
他們起身匆匆走出家門,詠誦禱詞,搖起經筒,捻起佛珠,
踏上為來世積德的路途。轉八角街,轉林廓;轉紅山;
或步行,或磕著長頭…伴隨著熹微的曙光,
轉經的人越來越多,直到整個八角街被誦經的聲浪淹沒。
八角街最有氣勢,最動人心弦的一幕,是在黃昏。
光明之主駕著七馬神車,在金色的晚霞中消逝了。
美麗的古城變得朦朧而神奇。八角街燈火閃爍,如同滿天的繁星。
明月初升,八角街漲潮了,這是一天沸騰的最尖峰。
人群的潮水環繞著大昭寺沖刷流滾。祈禱聲、誦六字真言聲;
高昂曠遠的民歌,傾訴愛情的低語……
這無盡的一切隨隆隆的腳步向前,向前!朋友,
您在這裡能感受到這個民族全部的熱情和信仰,所有的幻想與生活﹗
你會被這宏大而火熱的場面所形成的力量和氣氛所震懾、陶醉,
情不自禁地加入這行列,唱起生命的贊歌。
在這裡人類與世界和宇宙融合了,在這裡,萬民一心,
人們在心靈共同的歌聲中行進﹗
古城拉薩,結束了上千年的自我封閉的時代,
這扇門終於坦然地敞向所有的人。
我們推開了門,向朋友們介紹了布達拉宮、大昭寺、八角街。
讓朋友們窺得豹之一斑、麟之一角,以便朋友您有朝一日來到拉薩,
更順利地了解古城,了解我們的藏民族。
本文感謝 夢舟兒 Email提供
*此篇欲引用者可直接複製圖不必上傳
相關文章:古城拉薩~上
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