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變習慣,不再失眠


 


作者﹕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 鐘 國軒 醫師


 


她是一位中年婦人,從公司退休後,目前擔任演員。她很認真的面對演戲這個工作,然而長期排戲壓力不小,終於讓她來到診間。她說,她已經失眠快一年了,此外,還常常有暈眩的問題。


跟她談話的過程,感覺她是個生命中充滿活力、理想與目標的女性,而且懂得把握機會在退休後發揮所長,從事自己熱愛的事業。


 


從臨床上看起來,她應該沒有其他精神疾病相關的睡眠障礙,也沒有使用酒精等影響中樞神經的物質,或許可能比較相關的是她患有糖尿病,因為高血糖可能會造成神經系統的問題,常常會因此影響睡眠。然而,她表示糖尿病有定期追蹤,應該控制得還可以。


「再來就是睡眠習慣的問題囉….」我開始了解一下她的睡眠型態,因為唯有如此才能針對病患的情形,給予藥物以外實際且有用的建議。


 


經過分析後,她有一些「壞習慣」,像是睡前看幾小時的電視,因此接受了過多的刺激;另外,儘管她無法入睡,仍堅持躺在床上翻來覆去,結果讓自己變得越來越煩惱,越來越不能睡。還不錯的是,她早上會固定七點多起床準備上班,我建議她維持這個好習慣。


 


「所以,我相信只要妳調整入睡習慣的部份,應該就可以改善很多了。」我先點出問題出在哪裡。


「 那鐘 醫師我今天會有藥嗎?」她看起來憂心忡忡。許多慢性失眠的患者在睡不好時,可能早已嘗試了許多方法,雖然不見得正確,但他們之所以會來到醫院,大多抱著一絲希望,期待醫師應該會開安眠藥,可以趕快給他們一夜好眠。


 


其實,藥不是不能開,而是有沒有告訴患者應該知道的事情,譬如藥物可能的副作用,以及醫師將如何避免這些副作用;另外就是藥物以外可以調整的部份,包括如何維持有益睡眠的好習慣,以及避免破壞睡眠的壞習慣。


我說明了整體治療計畫,告訴她只需要睡前服用一點抗焦慮劑,加上維持好的習慣即可。


 


一週後,她開心的返診,告訴我:「鐘醫師,我睡得不錯,暈眩也好多了。」


「怎麼說?」

「我有吃藥啊


「還有呢?說說看,妳是怎麼好起來的?」


「就是照你的建議去做啊….


「所以睡眠的習慣有調整囉?」


「嗯….因為我很想好,所以我有聽你的話。」


「謝謝你聽的進去,我想,我給的藥幫忙有限,」我再次強調會痊癒的關鍵,好加強她為自己所做的事,「其實,是妳醫好了妳自己。有時,醫生建議了半天都沒用,真的,是妳醫好了妳自己。」


 


睡眠的藥物,常常只是調「時差」而已。調好了,習慣建立了,就可以慢慢減藥了。我再來教導她如何減藥, 當然這也是我告訴她治療計畫的一部份。相信如果她能持續好習慣,跟著她一輩子的,將會是她從改變習慣所得到的效果,而不是安眠藥。


 


引用:大紀元時報


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 5/10/8 /21/n3001787.htm



 



 



 

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ranc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