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季溫補 4茶飲改善過敏


搭穴位按摩 舒緩鼻塞皮膚癢

2010年10月18日蘋果日報


 


放大圖片




秋天喝茶飲,改善我的鼻子和皮膚過敏問題!(設計對白)




入秋後空氣逐漸變得乾燥,中醫師莊雅惠表示,入秋後因鼻子、皮膚過敏問診的人數,較夏天增加約3成,可用添加黨參、薄荷、桂圓、沙參等藥材的茶飲,舒緩鼻塞、鼻涕及咳嗽等症狀,而皮膚出現乾癢、紅腫情況者,則可喝加入薏仁、茉莉、何首烏、菊花等材料的茶飲,幫助潤膚止癢,以下茶飲一般體質皆可飲用;另可搭配穴位按摩,緩解鼻子及皮膚的不適情況。報導╱張佩玉 攝影╱王文廷、吳朝奎


茶飲這樣做


以下茶飲皆為將藥材加2000c.c.水,泡約半小時後以大火煮滾,再轉小火煮約1小時後,熄火燜約10分鐘,過濾後加少許冰糖、蜂蜜或紅糖調味即可飲用,可分2天喝完,每日飲用次數不限。
註:薄荷、荊芥及茉莉花、菊花等材料於熄火前加入。



鼻子過敏




黨參薄荷茶






材料:黨參3錢、麥冬5錢、防風1.5錢、紅棗3錢、薄荷1錢
功效:黨參益氣強肺、麥冬潤肺,防風可袪風及抗敏,薄荷助清涼解毒,紅棗能補氣及促進血液循環。
適用對象:易鼻塞、流鼻水及頭痛者。



桂圓沙參茶






材料:黃耆1.5錢、沙參5錢、桂圓5錢、桔梗2錢、珠貝2錢。
功效:黃耆補中益氣、沙參可滋養潤肺、桂圓則有助暖體、補血,桔梗及珠貝有助於止咳、化痰。
適用對象:易有鼻涕倒流、咳嗽等症狀的人。



印堂穴






作用:袪風清熱、開鼻竅及醒腦,可改善鼻塞、頭痛及頭暈等症狀。
位置:雙眉連線的正中間點。
按法:以指腹按壓,每次按約1~3分鐘,每日次數不限。



迎香穴






作用:袪風散寒、止癢、疏通鼻竅,改善過敏性鼻炎、鼻塞、乾癢及噴嚏等不適。
位置:鼻翼兩側與法令紋的交界處。
按法:以指腹按壓,每次按約1~3分鐘,每日次數不限。



皮膚敏感




薏仁茉莉茶






材料:淡竹葉3錢、白茅根3錢、薏仁5錢、荊芥2錢、茉莉花2大匙。
功效:淡竹葉具清熱、鎮靜功效,白茅根可涼血,薏仁袪風利濕、改善濕疹,荊芥能解熱、止癢。
適用對象:皮膚紅癢、有水泡、濕疹等問題者。



首烏菊花茶






材料:何首烏3錢、蜜黃精5錢、玉竹5錢、菊花2錢、浮萍1錢。
功效:何首烏解毒,蜜黃精養血潤膚,玉竹滋陰退熱,菊花可解熱,浮萍能袪風止癢。
適用對象:皮膚因乾燥而流血或有脫屑、搔癢情況者。
特別配方:易腹瀉者可加茯苓3錢,便秘者則可以蜂蜜調味。



曲池穴






作用:消腫及止癢,改善皮膚紅癢、濕疹等狀況。
位置:將手肘彎曲成直角,在肘彎橫紋的頂端處。
按法:以指腹按壓,每次按1~3分鐘,每日次數不限。



三陰交穴






作用:滋陰養血,調補肝腎及止癢,緩解皮膚過敏、紅疹及搔癢感。
位置:小腿內側、足內踝骨往上約4指橫幅處。
按法:以指腹按壓,每次按1~3分鐘,每日次數不限。



醫師說
飲食均衡加運動 增抵抗力






中醫師 莊雅惠
注意營養均衡及運動,幫助增抵抗力,飲食宜清淡少刺激,居家環境要清潔、乾爽,避免灰塵等造成過敏;皮膚乾癢者趁沐浴後肌膚微濕時,速擦乳霜潤膚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ranc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