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

 










北京女孩的一頁台灣 


到台灣遊玩,她身上只帶一張地圖,一本只談吃喝玩樂的導遊書,但是她卻只花11天就環島一週,靠的就是台灣人滿滿的熱情與善良。
很多人來過台灣,但他們看到的是觀光地圖上的台灣;但是一個北京女孩,來到了這裡,用她的眼睛,看見了不一樣的台灣。20109月,甫從台灣遊玩11天歸來的北京女孩趙星,開始在她的個人部落格寫下她的台灣紀行。
她用1 個月時間,寫了8萬字感想,文章PO上網後,短短3個月,瀏覽人次就超過280萬,原來台灣的特產是人情;去過台灣的大陸客不少,為什麼一個年僅24歲的北京女孩的台灣遊記會教人印象深刻?
或許答案正如趙星在部落格上寫下的這段話:這一路上我被惠及很多很多,然而更多的是來自於他們所帶給我的不同vision,以及友愛互助且謙虛禮貌的精神,我想這些所得大大超越風景和小吃帶給我的影響力。
17
歲的夢想,24歲時用11天完成
去台灣,是趙星17 歲的夢想。高2那一年,她在日記本上寫道:「我要去台灣旅行,那麼美麗的小地方。」為了達到這個夢想,她為此準備了7年。她學認繁體字,聽周杰倫與五月天的歌曲,看台灣電影,最喜歡《海角七號》,剛看完《一頁台北》。
2010
8月,趙星已經24歲了,她是現在中國新一代的犀利85後,職場上的新人種,成長環境的物質條件比中國80後更豐富,初中就開始上網,求學期間就可以當交換生到海外讀書或是旅行,視野與資訊比上一代更寬廣。
但是對於趙星而言,明明就在咫尺之遙的台灣,卻比美國更遠。
「光是要辦去台灣的證件,得準備的資料就一大落,辦到我都快瘋掉,恨不得祖宗八代都掏出來證明我的身分。」越洋電話的彼端,趙星嘆了一口氣說。
好不容易簽證OK,機票OK,旅行費也OK時,出發前,她卻發現自己的心一直都不OK
「萬一遇上壞人怎麼辦?」這是周遭親朋好友對她的叮嚀,也是她心中最大的疑慮。
出發前〉大家都說台灣人不容易接近且不友善
出發後〉才踏上飛往台北的飛機,就遇上好心的台灣大叔
過去,到台灣的大陸客也不少,回來後也有不少出版台灣遊記,但是趙星說,多半都是採流水帳的寫作方式,不是談風景就是美食,對於風土人情並無著墨,所以一般大陸人對台灣人的印象多半來自於輿論或是媒體,換句話說,就是台灣人不容易接近,而且並不友善。
出發前,她剛看完台灣電影《一頁台北》。趙星說,大陸年輕一代對誠品書店非常嚮往,喜歡它的暈黃燈光與溫暖的氛圍,如果到台灣,誠品書店絕對是必看的景點;但是電影裡面有一個鏡頭就是在超商被搶了,然後在小巷弄中奔跑,她看完之後腿都軟了,想到即將啟程去台灣,開始擔心自己會被搶劫!
沒想到,屬於她自己的一頁台灣,從上飛機開始,就碰到一位好心的台灣大叔熱心帶路,告訴她台灣重要景點,甚至留下聯繫方式,如果迷路可以打電話給他。台灣人的貼心在她踏上台灣這塊土地時,一路延續到最後一日。
在一方自由的土地上,有著一群迎面走來會微笑,半夜願意帶你去很遠的地方買東西吃,路邊碰到可以帶你走沒走過的路,掉了東西願意追很遠找到你的人,每一步都有一種前所未有的驚喜。這種感覺,單單用感動,熱情或者叫友好這樣的詞彙來形容都不夠完美,我覺得這是一種人們心底自由的情愫,而自由會讓人的性情變得更加溫和而友善。
出發前,因為工作太忙,她累到沒時間規畫她的台灣行,但是來到台灣後,11天的行程,90%都靠問路方式完成吃喝玩樂與住宿;讓她驚奇的是,她長這麼大,從來沒有一個路人跟她這麼客氣地說話;在台灣坐公車環島一週後,除了謝謝,她從未聽過在公車上有人叫罵或是彼此互踩腳;小吃店裡沒有人爭搶座位,只是安靜吃完,再將垃圾帶出去扔到門口的桶子裡。捷運車廂內,人潮再多也會留下博愛座給需要的人,這些都讓她體會到:「花錢去換視野和心胸是最值得的事。」
其實,我一直在想,是不是我們的內心太缺乏陽光?是不是我們樂於助人的細胞正在慢慢丟掉,當我們看到一個特別熱心的人的時候,內心就產生了質疑和慌張?在後來的台灣環島10天中,即使在很遠的鄉下,漆黑的郊外,我坐在陌生人的車上,雖也曾害怕和緊張,卻從未有過危險的信號。人與人的信賴其實是多麼美好而單純的東西。
出發前〉以為台灣的精彩在阿里山與日月潭的風景
出發後〉原來台灣的特產不是景物而是人物
北京女孩趙星其實是山西太原人,但是她在北京已經待了56年,從念大學到畢業後在北京上班,對於北京她有一番體悟。
趙星說,表面上,北京與台北很像,一樣的快捷匆匆,一樣的愈夜愈美麗,一樣在捷運裡,每個人都有緊張表情和疲憊神態。但是不一樣的是,在北京,中國最頂尖的大學都聚集在這裡,全世界五百強的企業也大多聚集在這裡,每個人都爭破腦袋競爭進入名校,再競爭進入五百強企業裡上班。
「在北大念書時,我們更加關注的是如何到國外去當交換生,如何到國外去念書;進入五百強企業後,如何去廝殺。北京非常商業,人情較少。」趙星說。
因為長久生活在光怪陸離又緊張兮兮的北京裡,當她來到台北,來到台灣大學,卻忽然感受不到那種緊張的氛圍,反而是一種未見過的風景在她眼前展開。
台大的學生靦腆可愛,很像她看的台灣偶像劇的男生,眼裡盡是謙虛和謹慎;台大的門口小小的不顯眼,找了半天才看到原以為應該高高掛在校門的「台灣大學」4個大字,卻安安靜靜地寫在一個角落旁。
台灣愈是重要的地方愈是低調,我在台大就發現了。我一直以為台大好歹有個大牌子,高高大大的,寫著「國立台灣大學」幾個字,可是最後只找到一個好像大陸大學側門樣子的門,低低的,寫了「國立台灣大學」。科博館也是這樣,沒有什麼氣勢恢宏的感覺。可是這樣的低調讓人覺得親近,不會覺得高大奢華而不敢進去。
到了台灣一遊後,趙星才發現,原來台灣與大陸兩岸的人對於遠近的觀念有很大的不同,例如大陸人對公車下一站的距離,對台灣人而言卻是三站的距離。
又或者,日月潭是大陸人心目中重要的台灣景點,以為是很大而且一天走不完的景區,實際到達之後才發現,不過是一個湖中間加了像島一樣的地方;而阿里山,其實跟大陸很多大山一樣,就是一座山而已,甚至拍照一個小時就夠了。
但是在日月潭有剛認識的人帶著她導覽,在阿里山有一群美好的人讓她吃喝玩樂一整晚,隔天一大早還陪她看日出,台灣的景點相較於大陸的大山大水,其實顯得微不足道,但是下次她來台灣還是會想再去這些地方,因為這些美好的人,讓她覺得地方也美好起來。
一個僅僅認識兩天的女孩子給予我的,是人性最真誠的善良。在那個需要用公司名字、Title、學校名氣論英雄成敗,確定朋友關係的北京,此時的我開始明白,旅行的意義。
出發前〉對台獨有恐慌症,謹遵告誡:「在台灣南部遇到台獨,千萬不要跟他講話也不要搭他的車。」
出發後〉真遇上綠營的人,雖然政治立場不同,但是對方卻撂下一句話:「有什麼需要可以找我幫忙。」
24歲的趙星是典型的大陸85後,85後的新一代自由熱情,還有一些不可靠,加上睡不醒。上一代的歷史並沒有成為他們的包袱,直到出發到台灣前,她還搞不清楚台灣的藍綠兩黨的政治立場為何,但是很多前輩已經鄭重警告她,如果在台灣南部遇到綠營的人,千萬不要跟他講話;如果不巧搭上綠營的車,也要趕快下車,弄得她還沒出發就非常恐慌,偏偏她旅行第6天來到台南,住宿在人生地不熟的郊外,就遇上了綠營的人。
「妳從哪兒來的?」這個男人三十多歲吧,不高,穿著拖鞋。「北京。」我極度恐懼,而他目光很殺,陰鬱地盯著我。「中國來的。妳要買什麼?」「插頭,插頭帶錯了。」我都冷了。「妳有摩托車嗎?」「沒,沒有。」
他返回房間裡,我以為去拿鑰匙了,結果他跟著鑰匙一起出來了,丟下一句話:「這附近沒賣的,很遠,妳這麼去太危險了。我騎摩托車送妳。」
原本以為綠營的人知道她打從北京來,會傷害她,但是她沒想到,對方雖然叨唸了幾句有關政治立場的話,卻還是騎摩托車在深夜裡陪伴她去買東西,甚至不忘叮囑她如果有需要幫忙,可以下樓來敲門找他,讓她有些感動也有些害怕。
回北京後,她才體悟到,原來這一段插曲教會她一件事,那就是即使大家在信仰或是政黨上有差異,但是在生活上卻是彼此包容互助的。也因為這段插曲讓她覺得現在的自己,心胸變得更加寬廣,更懂得包容了。
在那個假象中很危險的晚上,讓我的旅途多了那麼一份驚險,但你們都善良地對待我。更重要的是,給予我一個更加寬廣的胸懷以及新的認知。
出發前〉台灣人可怕,因為媒體這樣講
出發後〉台灣人不可怕,可怕的是媒體
從台北一路南下,行經台中、嘉義、台南、高雄與花蓮,出發前,原本嚮往台北24小時不打烊的誠品書店與士林夜市小吃,但是一趟環島旅行下來,趙星卻說,她最喜歡的城市是高雄。這個位於台灣南部的城市,原本是她最怕遇到綠營的地方,但是她卻在這個城市碰到許多願意為她付出的好人,陪她整晚逛遍高雄景點的大叔,陪她一路買票刷卡,護送到月台的捷運工作人員,給她滿滿手畫地圖與火車時刻表的老師,讓她對高雄深深地著迷,喜歡它的乾淨明亮與溫暖熱情,讓她有美好而舒適的感覺。
所到之處,趙星說她都被溫暖與幸福圍繞著,回國後她也在部落格上建議大家要調整對台灣人的看法。她只是奇怪著一件事,這麼美麗有靈氣的台灣,這麼多善良熱忱的台灣人,為什麼有著令人心驚膽顫的新聞:
為什麼在台灣每次一打開電視媒體,只要是新聞就會講各種各樣的刑事案件,隨便換個台就講靈異事件,搞得我根本不敢看電視了。台灣的電視台到底在播什麼啊?嗚嗚嗚嗚!好像下一站就會被暗殺一樣。
【文/楊倩蓉】 2011/05/19


以上內容感謝 夢舟兒 e.Mail 轉寄提供,由 夢筠 整理編輯分享!







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ranco 的頭像
    franco

    franco的部落格

    franc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