森 田 療 法 常 用 格 言


【笑看青山,山亦笑;哭近碧水,水亦哭】


說明:如果一個人的心情快樂,仰望青山,山看起來是那麼雄壯;當憂愁情緒時,望著碧水,也會覺得流水是麼的悲哀。一個人所看到東西的感受,會隨著當下情緒的不同而有所差異。


了解:了解當下情緒的不同,而懂得做情緒的主人,需有客觀的行動力。


作用:免除情緒本位,促進目的本位以及行動本位的實現。


 


【心隨萬境轉,轉處實能幽,隨流認得性,無喜亦無憂】


(摩孥羅尊者所言)


說明:人的心會依不同的情境,而有所轉變。轉變之處,則能幽靜。情緒像似天氣善變。但心情不好時,不要有悲觀之心;心情好的時候,也不要太狂喜,要有目標去行動,不要被不好的思想困住,要抱著自然純真的心去體會。


了解:終身學習而達成自然純真的心。


作用:打破情緒本位活用自然純真的心。


 


 


【想要用一波去消滅一波,反而會引起千波萬波】


 


說明:一味地想要去消除某些症狀,反而會引起許多新症的出現。


了解:對於症狀採不予理會,才會切斷症狀對身心交互影響。


作用:就是切斷不安症狀的意識,才不會產生精神交互作用的惡循環。


 


【有大疑必有大悟】


說明:當煩惱越深,相對地煩惱解除時,所得到的喜悅以及快樂就越大。


了解:不安的感覺越強烈,反而會帶來更豐富、更有創造性的收穫。


作用:就是要擺脫煩惱的束縛。


 


【不安常駐】


說明:人活著隨時都會伴著不安而生活,其實不安越大,則會帶給人有更豐富的人生,不要為了躲避不安,而逃往簡易的方向去,因仍然會有小的不安在那兒,所以“逃避”是躲不掉。


了解:不要被情緒本位所套牢而不行動。


作用:打破情緒本位的用語。


 


【日日是好日】(雲門禪師所言)


說明:過充實的一天就是好日,在這段期間,情緒雖有痛苦,也不算是問題。


了解:認知自我,邁向“真實”的我。


作用:了解打破情緒本位。


 


【不安即安心】


說明:有不安才會帶來安心;沒有不安,就沒安心。


了解:不安則是為了安心而做準備。


作用:打破情緒本位,或突破恐懼的用語


 


【外表整齊,內涵自會成熟】


說明:外表或行動的正面,自然就會產生內心的正向。正向的加分行動,就會產生內心正向加分的快感(情緒)


了解:正面行動的收穫。


作用:實踐目的本位與強化行動事實本位。


 


【求不可得】(慧可大師所言)


說明:命中有時終須有,命中無時求也無。


了解:凡事不可能「我求必能得」。


作用:放下「必得」的執著,讓自己有退一步的空間。


 


【柳是綠,花是紅】


說明:認知大自然的現象。


了解:順其自然的道理。


作用:“事實唯真”、“接納本來就俱有的”、“單純樸實的心”以及“了解順其自然”。


 


【按照物、人、本身的才能,適當地盡力而為】


說明:按物/人/自己本來具備的才能,適當地盡力而為。相反地,要去苛求,不但徒勞無功,反而會增加煩惱。


了解:天生我才必有用,適才適用,努力盡力而為即可。


作用:順其自然。


 


【順其自然】


  對出現的情緒和症狀不在乎,要著眼於自己的目的去做應該做的事情。對待不安應即來之則安之對情緒要順其自然仍然去做應該做的事情。而不是,如果出現了不安就聽憑這種不安去支配行動。 高良 先生醫院的醫院刊物叫順其自然


 


欲想以浪平息一浪,反而波浪迭起


  意思是說如若企圖一浪平息一浪,反倒會出現更多的波浪,極力要消除症狀,結果反而接二連三地出現新的症狀,最後弄的不可收拾。不要光想著治病,首先要成為一個有益於他人的人,把治病看成一件小事。


 


【外表自然,內心健康】


  意思是說,象健康人一樣地生活就能健康起來。神經質者總是希望先消除症狀(改善情緒),然後再恢復到健康的生活,這樣做永遠不能有健康人的生活。對情緒不予理會,首先要象健康人一樣去行動,這樣,情緒自然而然就變成健康的情緒。


 


情緒為準則(情緒中心)


  是指注重情緒的生活態度。情緒本來不受自己的意志所支配。這種看重情緒的生活態度是神經質者所共有的。森田療法要求對於不受意志支配的情緒不必予以理采,讓我們重視符合自己心願的行動。當患者認為自己有病,並對症狀感到精神負擔時,醫生就告訴患者:這不是症狀,只是一種情緒能體現你的價值的是——行動和達到的效果,重視著眼於行動的生活態度。


 


【行動為準則】


唯有行動和這種行動的成果才能體現一個人的價值。一個人即使想法有多麼高尚,若是偷竊他人的東西,那就是盜賊;反之,即使多少想過壞事,若肯幫助別人,就會被看成是好人。輿論的評價就是如此。這就是"與其想,不如做"。從這個意義上,森田對情緒要既來之則安之,要為實現既定目標去行動的生活態度,稱作行動為準則。


 


唯事實為真實


意思是"只有事實才是真實的"。它是以情緒為準則相對應的詞。對無能為力的客觀事實,就要承認自己無能為力。與順從自然是同義語。


 


思想矛盾(惡智)


所謂思想矛盾是指"應該如此"的想法與"就是如此"的事實之間有矛盾。與佛教所說的"惡智"具有同樣的內容。據森田說,我們的主觀與客觀、情感與知識、理解與體驗經常互相矛盾;這是理性認識上的方法錯誤,它總是錯誤地認為憑著合理的、合乎邏輯的理性能夠解決不合情理的情感方面的問題,並試圖解決這類問題。


 


【死的恐怖】


生的欲望是積極方面的精神動力;與此相反,死的恐懼則可以說是一種消極方面的精神動力。雖然二者同屬於動力,但方向不同,因此其表現形式也完全相反,就是說;如果一個人表現出強烈的"生的欲望",他就會具有健康人的生活態度;而當"死的恐怖"明顯時,就會成為神經質。二者不是對立的概念,毋寧說他們是相互協調的,偶爾還會彼此交替。從這個意義上,森田療法是把"死的恐懼"轉向"生的欲望"的一種操作.


 


【溫順】


是指一種順從老實的態度,但它不同於盲從。有這樣一個例子:一次森田對一位神經質患者說:"你要是照我說的去做,病就會好,怎麼樣,你做不做?"患者回答說:"好的,怎麼做都行。"於是森田說:"那麼你現在就原地轉三圈兒,然後給我鞠躬。"患者照他說的做了。據說森田告訴他:"你這不是溫順,而是盲從。如果是真正溫順的人,他會因為感到害羞而停止,或者會說"這傢伙真有點……”,或抓抓頭。而你這樣做是被曲解的"必須要溫順"所束縛。


 


主觀虛構性


這是高良提出的問題。神經質者很難自己冷靜、如實地做出客觀判斷。這由於思者受到疑病情緒的影響,其判斷往往被情感色彩所歪曲。因此,患者在敍述症狀時,往往內容與事實明顯不一致。高良把這叫做神經質者的"主觀虛構性"


 


【純真的心】


意思是坦誠的心,富於人情味的心。按照森田療法的觀點,"越是坦誠的人,治癒得越快"


 


【神經質()


森田把森田療法有效的各種神經症叫做神經質。但另一方面,他也把神經質這一名稱用來表示一種性格特徵。森田把神經質者同其他精神障礙者嚴格區分開。可以設想,他所以使用這一病名還是性格特徵的模糊概念,因為他有一個信念:"神經質不是病"。然而高良則把神經質看成是神經症的一種類型,把它叫作神經質症,把神經質用來表示性格特徵。至今有多數學者在使用這一名稱時,仍然沿用森田的本來含意。由於這樣緣故,也有學者強烈主張,在使用"神經質"這一名稱時,應用"森田神經質"


 


【精神拮抗作用】


精神拮抗作用也是症狀頑固的原因,特別是強迫觀念中,這種心理活動作用很大。把自己的某種身心現象視為於已不利或令人不快的東西,企圖加以排斥和否定的態度。例如,當自己意識到在眾人面前感到恐懼時,想要排斥恐懼,必須平靜,但又做不到。因此總想把不可能變為可能的矛盾心理就會成為強迫觀念的原因。結果由於這種機制,增強了精神交互作用。


 


【精神交互作用】


對神經質的發病有決定性作用的是疑病性基調,對於症狀的發展有決定作用的就是精神交互作用。對某種感覺如果過度注意,對那種感覺就會變得敏感,對這種敏感的感覺越來越注意並會使之固定,這種感覺與注意進一步相互作用,越來越形成感覺過敏的精神過程。


 


【生的欲望】


這一概念是森田的基本指導思想之一。"生的欲望"通常被解釋為,人類總希望自己不斷向上,不斷發展的一種欲望。但分析一下森田的文獻,可以發現其中包含以下的種種願望:不想得病,不想死,想生存;想活得更好,不希望被人看不起,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;想多知道一些知識,想學習;想變得了不起,想得到幸福;想提高和發展等。這種欲望可以說是一種積極的精神動力,精神健康的人,無論誰都有很多這種欲望。 




 

 




 





 

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ranc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